[shāo]
〈名〉
(形声。从木,肖声。本义:树木的末端)
同本义
梢,梢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梢,梢擢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注:“谓木无枝柯,梢擢长而杀者。”
开花寄树梢。——白居易《有木诗》
高者挂罥长林梢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又如:树梢;枝梢
树木的枝条
曳梢肆柴。——《淮南子·兵略》。注:“小柴也。”
如:梢头;梢条;梢棒(亦作“哨棒”。一种兵器,木棒)
事物的末尾或一段时间的尽头
被云梢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
又如:眉梢;春梢
舵尾
梢,船舵尾也。——《广韵》。又如:在梢上坐着
船夫 。
如:梢公(对船家的尊称);梢婆(艄公的妻子;船妇)
竹竿
饰玉梢以舞歌,体招摇若永望。——《汉书·礼乐志》
一伙人
隐约下来一梢人。——《吕梁英雄传》
〈方〉∶木桶 。
如:梢梁(木桶的提梁);梢桶(木桶)
现钱,赌本。又称“梢儿” 。
如:梢儿(赌本)
〈动〉
击,冲激;扫
梢沟三十里而广倍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
又如:叫兔鹘梢了一翅膀
捎,顺便带 。
如:梢带(装载在牲口背上);梢信(梢带书信)
[sào]
1. 梢 [shāo]
〈名〉
(形声。从木,肖声。本义:树木的末端)
同本义
梢,梢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梢,梢擢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注:“谓木无枝柯,梢擢长而杀者。”
开花寄树梢。——白居易《有木诗》
高者挂罥长林梢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又如:树梢;枝梢
树木的枝条
曳梢肆柴。——《淮南子·兵略》。注:“小柴也。”
如:梢头;梢条;梢棒(亦作“哨棒”。一种兵器,木棒)
事物的末尾或一段时间的尽头
被云梢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
又如:眉梢;春梢
舵尾
梢,船舵尾也。——《广韵》。又如:在梢上坐着
船夫 。
如:梢公(对船家的尊称);梢婆(艄公的妻子;船妇)
竹竿
饰玉梢以舞歌,体招摇若永望。——《汉书·礼乐志》
一伙人
隐约下来一梢人。——《吕梁英雄传》
〈方〉∶木桶 。
如:梢梁(木桶的提梁);梢桶(木桶)
现钱,赌本。又称“梢儿” 。
如:梢儿(赌本)
〈动〉
击,冲激;扫
梢沟三十里而广倍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
又如:叫兔鹘梢了一翅膀
捎,顺便带 。
如:梢带(装载在牲口背上);梢信(梢带书信)
[shāo]
[sào]
[shāo]
[sào]
树梢 [shù shāo]
柳梢 [liǔ shāo]
眉梢 [méi shāo]
喜上眉梢 [xǐ shàng méi shāo]
末梢 [mò shāo]
盯梢 [dīng shāo]
梢头 [shāo tóu]
眼梢 [yǎn shāo]
下梢 [xià shāo]
梢子 [shāo zǐ]
梢公 [shāo gōng]
鞭梢 [biān shāo]
尾梢 [wěi shāo]
梢条 [shāo tiáo]
梢儿 [shāo ér]
梢槭 [shāo qì]
梢天 [shāo tiān]
梢当 [shāo dāng]
梢靶 [shāo bǎ]
退梢 [tuì shāo]
云梢 [yún shāo]
拆梢 [chāi shāo]
林梢 [lín shāo]
上梢 [shàng shāo]
萧梢 [xiāo shāo]
端梢 [duān shāo]
梢沟 [shāo gōu]
垂梢 [chuí shāo]
花梢 [huā shāo]
梢工 [shāo gōng]
梢间 [shāo jiān]
蒲梢 [pú shāo]
槮梢 [sēn shāo]
捞梢 [lāo shāo]
钉梢 [dīng shāo]
市梢 [shì shāo]
梢泊 [shāo bó]
街梢 [jiē shāo]
梢骡 [shāo luó]
木梢 [mù shāo]
根 [gēn]
1.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,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,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,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。
2.比喻子孙后代:这孩子是他们家的~。
3.(~儿)物体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:耳~。舌~。墙~。~基。~底。
4.事物的本原;人的出身底细:祸~。寻~。从~儿上解决问题。知~知底。
5.根本地;彻底:~究。~治。~绝。
6.依据;作为根本:~据。无~之谈。
7.用于细长的东西:两~筷子。一~无缝钢管。
8.方根的简称。
9.一元方程的解。
10.姓 。
根 [gēn]
1.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,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,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,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。
2.比喻子孙后代:这孩子是他们家的~。
3.(~儿)物体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:耳~。舌~。墙~。~基。~底。
4.事物的本原;人的出身底细:祸~。寻~。从~儿上解决问题。知~知底。
5.根本地;彻底:~究。~治。~绝。
6.依据;作为根本:~据。无~之谈。
7.用于细长的东西:两~筷子。一~无缝钢管。
8.方根的简称。
9.一元方程的解。
10.姓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