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wéi]
〈动〉
(形声。从辵( chuò),韦声。本义:离开;背离)
同本义
违,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违,远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中心有违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。传:“离也。”
薄违农父。——《书·酒诰》
虽信美而无礼兮,来违弃而改求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
又如:违别(离别);违离(离别;分离;背离);违恋(依依惜别);违阔(离别;阔别);违署(离开官署。指辞去官职);违远(远离;离别);违间(离别);违弃(离弃;丢弃);违异(离别;分离)
避开
纪侯大去其国,违 齐难也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四年》
又如:违强凌弱(畏避强大,欺凌弱小);违难(避难);违避(避开;背离);违敌(避敌;纵敌);违寒(避开寒冷);违患(避开祸患);违世(避开尘世;去世)
违背;违反
违,偝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诂二》
静言用违。——《书·尧典》
且其违者不过数人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四年》
而违之俾不通。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
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违天必有大咎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慎勿违吾语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与我而相违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莫敢违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君赐不可违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寝食违节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违错(违反,违背);违干(违犯;冒犯);违别(违抗);违逆(违背;不合情理);违越(违背;越轨);违心之论(与内心相违背的话);违天(违背天意);违科(不符合法令);违俗(违背世俗的习惯或观念);违常(反常,违反常理)
改变 。
如:违变(改变;变故);违度(失度,反常);违程(耽误行程)
恨
行道迟迟,中心有违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岂余身之足殉兮,违世业之可怀。——《文选·班固·幽通赋》
又如:违恨(怨恨);违怨(怨恨)
妨碍;阻碍 。
如:违碍(妨碍,阻碍);违拗(阻拦;执拗);违和(因身体失调而不适;生病)
〈名〉
过失,错误 。
如:违谬(过失;谬误);违滥(失实;错误);违错(失误;错乱);违衷(失当);违舛(谬误;差错)
相距;距离 。
如:违年(过期不赴任);违欠(拖欠)
〈形〉
邪行;不正 。
如:违质(本质邪恶)
远 。
如:违旷(疏远;阔别)
差异,不一致 。
如:违暴(杂乱失常);违惑(错乱迷惑)
[wéi]
[wéi]
违抗 [wéi kàng]
阳奉阴违 [yáng fèng yīn wéi]
违反 [wéi fǎn]
违法 [wéi fǎ]
久违 [jiǔ wéi]
违法乱纪 [wéi fǎ luàn jì]
违约 [wéi yuē]
违背 [wéi bèi]
违纪 [wéi jì]
违章 [wéi zhāng]
违和 [wéi hé]
违禁 [wéi jìn]
拆违 [chāi wéi]
违心 [wéi xīn]
暌违 [kuí wéi]
违例 [wéi lì]
违宪 [wéi xiàn]
违犯 [wéi fàn]
违逆 [wéi nì]
睽违 [kuí wéi]
违拗 [wéi ào]
违令 [wéi lìng]
违忤 [wéi wǔ]
违言 [wéi yán]
违弃 [wéi qì]
依违 [yī wéi]
违患 [wéi huàn]
违贰 [wéi èr]
揆违 [kuí wéi]
违扞 [wéi hàn]
违挠 [wéi náo]
违事 [wéi shì]
愆违 [qiān wéi]
错违 [cuò wéi]
违阔 [wéi kuò]
违贬 [wéi biǎn]
违畔 [wéi pàn]
违倍 [wéi bèi]
违豫 [wéi yù]
三违 [sān wéi]
背 [bèi,bēi]
1.躯干的一部分,部位跟胸和腹相对。2.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。3.姓。4.背部对着。5.离开。6.躲避;瞒。7.背诵。8.违背;违反。9.朝着相反的方向。10.偏僻。11.不顺利;倒霉。12.听觉不灵。,1.用脊背驮。2.负担;承担。这个责任我还~得起。3.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。
从 [cóng,zòng]
1.依顺。2.采取,按照。3.跟随。4.跟随的人。5.参与。6.由,自。7.次要的。8.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。9.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。10.姓。,1.古同“纵”,竖,直。2.古同“纵”,放任。
奉 [fèng]
1.给;献给(多指对上级或长辈):~献。~上新书一册。
2.接受(多指上级或长辈的):~旨。~上级命令。
3.尊重:崇~。~为圭臬。
4.信仰:信~。素~佛教。
5.侍候:~养。侍~。
6.敬辞,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:~托。~陪。~劝。~告。
7.姓。